其透露,为了节省成本,公司新建工程不少设备本身就是旧的,制度管理也多是参照其他企业,管理较为混乱,公司扣钱项目众多,车间工人工资甚至不如门卫高,技术工往往干一年多就走人,留不住人。
但山东高速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介于政府的协调和此前与天宏新能源的合作关系,山东高速在天宏新能源破产重组后就介入了相应的考察程序,天宏新能源的所有账本都一本本地重新查,对设备也进行了全面排查,现在还没法下结论,但问题比想象的多。
如今车用汽柴油“国五”标准的实施日期已提前1年至2016年底。但地方炼厂资金明显不足,设备工艺升级的大笔投入已经成为
设备也已经锈迹斑斑。按照规划,并得到政府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一份公告显示,振兴新兴城市”规划要求,厂区内乱草丛生,《中国经营报》记者在厂区实地发现,其中150万吨/年高等级道路沥青装置于2009年6月开工投产。项目分三期建成,天宏新能源是依据博兴县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石化经济,位于山东省博兴县经济开发区主干道口的山东天宏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下称“天宏新能源”)偌大的厂区早已人去楼空。拟征地2500余亩来建设的重点项目,总投资约31亿元。
天宏新能源油品车间的一名老员工表示,前几年,炼化产能过剩问题开始显现,公司开工率很低,一年停产几十次很正常。
记者拨打天宏新能源数部办公电话,发现早已销号。随后记者试着拨通天宏新能源董事长徐志刚和其弟执行董事徐志金的电话,但一个关机,一个无人接听。
不过二三期工程包括100万吨/年原料预处理装置、100万吨/年沥青装置副产品综合利用装置、200万吨/年延迟焦化装置等却迟迟未能开工。
据了解,天宏新能源在当地花旗、中行建行等多家银行都有巨额贷款,总数额高达三四十亿元。而随后银行大规模抽贷,让天宏新能源资金链断裂。
据介绍,该公司从2014年7月申请破产后,就一直处于停工状态,公司给没有解除合同关系的员工每个月几百元生活费,但绝大多数员工陆陆续续离开了。
“厂区早就没多少人了,除了我们几个安保,还有一些能维持设备开工的技术人员,总共加起来也不到60人,”天宏新能源门口的安保人员对记者表示,天宏新能源的全体员工在高峰时多达1000人。
天宏新能源的兴起和衰落及面临的困惑并不是个案,目前一大部分山东地炼企业正在面临同样的困境,具有一个绝佳标本的属性。
耿雨河表示,现在法院已经介入进来了,法院等正在进行全面的审计工作,预计到9月份的时候会有一个最终结果,除了山东高速集团,北京、江苏等地也有一些企业来考察过,并表示了一定兴趣。
耿雨河告诉记者,天宏并不算落后产能,关键的问题是资金出了问题,而破产重组就是为了解决资金问题。
“这确实是当时博兴县大力引进的项目,”该县政府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博兴县正在大力推进县里的工业化进程,给予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包括各部门的审批环节的一路绿灯,和当地银行贷款大力支持。
此后,天宏新能源滑向了破产之路。博兴县为此成立了破产重组委员会,由博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耿雨河挂帅,当地政府2014年7月份成立工作小组入驻厂内后,开始积极引入山东高速集团等第三方企业。
据上述人员介绍,在公司破产重组之后,徐总就很少回到公司来了。徐志刚最近一次回公司,是今年6月召开员工大会,随后就匆匆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