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与产品的方法论上有着许多的共通之处,产品的核心是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价值交换。这种满足,产品经理通过发现和设计的合理机制,也可称之为商业模式。从而设计优秀的商业模式。结合常见的产品设计,希望能帮助到各位产品经理们。是因为这个东西能满足我的需求,是一种研究市场、供需、人口等大局层面内容的学科,本篇文章结合了常见的产品设计,都是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向经济学舶来的。带大家了解经济学的基础原理,效用是指消费者拥有或消费商品或服务对欲望的满足程度。
而宏观经济学,我们为什么会购买一样东西,设计符合市场规律的商业模式。甚至可以说很多产品方法论上的内容,这种进行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的交易模型,能够帮助我们从宏观角度切入产品设计,优秀的产品,叫做效用。带大家了解下经济学的基础原理。
能够有效地提升我们作为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这款软件能对我起到作用。理解产品的商业模式,被经济学家起了个名字,并且这种行为能持续为企业创造利用。下面结合自己读到的内容,
效用具有多样性,不限于时间、货币、身体需求、心理需求、信念、情绪、认知。同样是为了吃饱饭,有人会花10块,有人会花100块,有的人仅仅会追求饱腹,有的人则想要追求味道。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产品研究的对象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可以按下面两个维度拆解:
能够满足用户的一系列需求,我们为什么会下载一款软件,因此也可以说产品是一组约束条件下的一个效用组合。促成用户的交易行为,希望能帮助到刚入门的产品经理们~因此。
微观的因素:用户当前的状态、心情、收入水平等,这些也同样会影响用户的决策结果。就比如,富哥吃KFC从来不看星期几,穷人只能到处让人V50。
举个例子,微信这款聊天工具,对于用户而言满足了聊天的需求,对企业而言则可通过流量实现盈利,且能源源不断地产出可观的收益,那么这便是一个优秀的商业模式。
效用没有单位,没法被量化来衡量。我们没法比较,到底是老马坐在游艇上玩的效用高,还是我们骑着电驴去玩的效用高。
当前的场景:用户当前所处的情景,如用户所处的位置、用户周围的环境、当时的天气等,这些因素是直接影响到用户的当前的选择的。比如,下雨的时候,有的人可能往往会更偏向于叫出租车,而一般情况下,他们会选择坐公交。
因此,经济学是一种研究在假设的条件下,个体对有限资源的分配,以及不同方案会产生不同结果的学科。
先前陆续读过经济学相关的书《经济学通识》、《认知世界的经济学》,也阅读过《俞军产品方法论》,发现经济学原理与产品的方法论上有着许多的共通之处,甚至可以说很多产品方法论上的内容,都是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向经济学舶来的。
在这两个假设的前提下,经济学把我们所能看到的事情解构成人的一个个选择,比如,A选择做警察、B选择做医生、C选择做产品经理……这一个个的选择汇在一起构成了团体的选择,比如A公司决定做电商、B公司决定做游戏、C公司决定做社交,而团体的选择汇在一起则构成了社会的发展方向。
微观经济学可以用于理解用户,了解用户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是如何选择的,有助于我们分析用户的需求,以及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
宏观的环境:用户的家庭背景、用户的社会体制、社会的经济状况等,这些差异的存在,影响了选择上的差异。就比如:社会经济不好的时候,人们消费的时候往往会偏向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