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请收好!RTO(VOCs处理装置)典型问题隐患排查指南2022年11月1日

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系统难以稳定、有效运行。正常运行时系统稀释风量难以保证。蓄热陶瓷体由于质量较大。

《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应根据废气来源、组分、性质(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爆炸极限等因素,综合分析后选择废气处理工艺流程。

该企业于2021 年6 月3日开始试生产,

因此企业在RTO设计时未考虑企业生产过程中能产生二甲胺气体,在预处理系统中没考虑酸洗,只是在车间将废气冷却到10℃左右后,通过总管(DN600)进入碱洗、水洗塔后经引风机进入到RTO系统,这也就为后来发生的事故埋下了隐患。

根据相关资料,该企业生产方式为间歇性生产,事故发生时仅POP、PL1/PL2产品的工艺废气通过DN50~DN350不等的金属管道进行了收集(主要污染物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三甲胺、异丙醇、苯乙烯、丙烯腈等),废气收集后通过引风机进入RTO焚烧,该RTO为R-RTO(旋转式蓄热焚烧炉)。废气收集、处理的详细流程如下图所示。

但因各企业情况的不同,RTO应用也存在局限性,在投入生产使用时,由于操作失误、设备缺陷、设计处理风量过小、沉积物清理不够及时、收集系统设计不合理等多种原因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

如某园区内企业提供RTO设计依据为废气组分为甲苯和甲醇,VOCs最高含量为5000mg/m³,且具体含量未标明。

江苏某化工企业RTO净化系统在2015年3月初和3月末两次发生爆炸。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聚合物多元醇车间引风机损坏,现场仪表烧毁,RTO 部分装置损毁严重,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余万元。

导致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沿着管道进一步往生产车间传导,当系统发生爆炸等意外事故时无法起到有效泄爆的效果(无泄爆措施),而有机物沸点较低,本项目中部分产品含有氯元素,从而造成爆炸事故的发生。废气收集总管仅DN50,诸多案例表明,当体系含氯时(如环氧氯丙烷)高温焚烧处理过程中将产生HCl等污染物,最终导致接入焚烧炉中的废气达到相应爆炸极限,所采用的金属材质水洗塔强度较高,能耗较高且不利于有机物的冷凝回收,不能提供尾气具体的组成。外加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的化学性质活泼,对设备本体、RTO 炉旋转阀易产生较大腐蚀,调查过程发现对于真空泵高浓度有机废气,企业主要提供最大废气处理量、VOCs最高含量,

项目废气中含有部分丙烯腈、苯乙烯等有机物,上述物料在温度较高时极易发生自聚合,导致RTO炉蓄热陶瓷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设备阻力变大,同时底部有高沸点有机物粘附现象,易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

现在市场上对VOCs的大量处理工艺,例如膜分离、活性炭吸附、高沸点溶液吸收、生物转化、冷凝回收和热力氧化等方法中,蓄热室热力氧化炉(RTO)具有去除效率高、经济适用性强,且热能利用效率比传统的直燃式氧化炉提高70%左右等优点,是目前企业解决VOCs的有效手段。

同时新鲜空气补充不足,企业均未进行冷凝回收预处理,末端所配置的不锈钢高压风机无变频系统,真空泵出口尾气排放温度过高,导致废气收集管路系统中负压值过高,加剧了爆炸的次生危害。支撑件通常要承受较大的应力腐蚀,真空泵出口所配备的伞形罩集气量有限,污染物排放浓度过高,且目前企业对 PL 系统真空泵出口废气所设计的收集方式极不合理,该企业POP、PL1、PL2车间对有机废气所采用的活性炭吸附未配备脱附再生系统,基本无效?

企业请收好!RTO(VOCs处理装置)典型问题隐患排查指南2022年11月1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