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工集团发展历史较长,而且历经多次重组,在股权管理方面存在联合持股、交叉持股、股权结构分散、自然人参股、未进行公司制改革、企业规模过小等诸多问题。”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原本混乱的股权结构已经不利于企业的成长发展。
二、优化资本结构,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安徽建工集团是安徽省规模最大且最早拥有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的企业,为进一步促进省建工集团做强做大,2007年和2011年,省国资委先后实施省建工集团与原省路桥集团、省水建总公司战略重组。在与省水建总公司重组中,同步谋划依托上市公司安徽水利,加快省建工集团整体上市工作,改善企业资本结构。通过此次整体上市,省建工集团主营业务资产全部注入上市公司,不仅实现省建工集团资产证券化,同时较好解决了省建工集团对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过低问题,将上市公司国有股比例从16.07%提升至32.33%,大大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
三、实施股权整合,提升资源配置质效。在整体上市中,通过公司制改革、股权无偿划转、内部协议转让、对外公开转让以及清算注销等方式,先后对系统内约60户企业进行全面股权整合,其中公司制改革6户、内部无偿划转19户、内部协议转让11户、对外公开转让6户、清算注销18户,形成了“产权关系明晰、管理层
一、向社会募集配套资金,保障资本安全性。按照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安徽建工集团自有10亿元资产,并向社会公开募集10亿元,募集的对象主要包括社会投资者与员工以现金方式出资。为保障国有资产安全,社会投资者主要以省属企业和具有一定国资背景的企业为主;集团内面向技术、管理类业务骨干以现金出资方式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
安徽建工集团处于市场充分竞争类行业,而近年来,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利润同比呈现负增长?
利润呈现了负增长。集团利润在全面深化改革之前,为-8.23%。“很多干部在集团到了一定管理层后遇到了职业瓶颈,”安徽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改制办主任黄代说,开创了安徽省内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先例。技术类和管理类人才流失的现象严重。安徽建工集团通过其“整体上市+配套融资+员工持股”的方案设计,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人才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不愿意继续留下来。”黄代说,人才流失也逐渐成为集团改革前发展中面临的亟待破解的难题。其主要做法如下:此外,集团花时间和精力培养的人才无形中不断流失,2015年为改革之前,改革势在必行。“由于产能过剩,
深化国企改革是安徽加快推进省属企业调转促步伐的重要举措。“安徽省属企业中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大,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调整任务艰巨。”安徽省国资委企业改革重组处处长高维民告诉记者。与此同时,一些企业的体制机制不活,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方面还有较大差距,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安徽建工集团的混改重组上市即是当地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部署之一。
安徽建工集团作为安徽省的老牌国企,于2017年8月成功整体上市,其“整体上市+配套融资+员工持股”的方案设计,开创了安徽省内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成功先例。近日,受访人士表示,安徽建工集团整体上市,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并为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及下一步资源整合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作为国有老企业的安徽建工集团,离退休等各类非生产性人员较多,企业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较重。整体上市前,企业每年需从经营利润中支出近6000万元用于各类人员费用,对改革发展形成较大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