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全球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模式迎来深刻变革,城市文化产业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成长可能和发展空间。

10月16日,以“创意产业的跨文化合作”为主题的2023世界文化名城全球大会在成都开幕。在大会首场专场活动——城市文化消费场景沙龙上,英特尔habana labs中国区总经理于明扬就“算力和推动数字文化发展”进行主旨演讲。

“大概在2024年上半年,我们能看到大模型技术在生产高质量文化作品上更进一步的发展。”于明扬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模型技术距离在数字文化产业上的成熟应用,还需补足算法、算力和数据三方面的短板。此外,跨界人才的培养和企业间“数据孤岛”的现象也值得留意。

当Web3.0、技术、生成式AI等数字文化技术快速推进,技术、数字文化从多个角度迎来发展契机。其中,大模型的能力在今年快速凸显。

“大模型帮助我们更高效地生成内容,这种内容生成不仅仅局限于很小的范围,而是包括从原创到渲染、加工、传播以及保护,甚至是对于未来的广泛思考。”于明扬表示,从应用端看,大模型作为新的内容生产模式,具有内容多样、可控性强与生产效率高的优点,符合传媒、电商、影视、娱乐等行业对内容数字化程度高、内容多样以及内容更新快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上行业,很多中国新兴公司已经广泛采用大模型新技术,例如电商虚拟人24小时不间断产品推广、娱乐短视频快速制作等,大模型逐渐替代传统内容生产模式的趋势十分显著。面向未来,于明扬预测,新技术在元宇宙、VR、AR等新场景的内容生产中,或许也将迅速发展。

可以看到,技术不再是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更好地使用大模型等新技术,才是内容从业者更需要考虑的问题。

于明扬注意到,内容生产者在利用大模型技术时遇到了不少问题。一方面是大模型生成内容的不确定性,需要进行人工审查和纠偏处理。另一方面,大模型在其擅长的辅助写作、文案生成等创意和生成方面,因其本身仍存在的“幻觉”等问题,在对真实性和准确度要求较高的行业中应用存在诸多局限。

此外,他特别提到国内“数据孤岛”的现象,“企业间的数据是彼此分离的,有些企业甚至专门对数据进行加密,造成有数据的不愿意开放,没数据的找不着数据的现象,未来这可能会成为一个比较大的瓶颈。”

在企业竞逐大模型的热潮中,跨界人才的高度稀缺同样值得关注。于明扬认为,培养跨界人才不是简单地从高校找一批懂、懂算法的人,而是需要结合文化创意行业传统专家们的指导,实现人才的跨界融合。

自ChatGPT火爆之后,大模型的落地应用就备受关注。但当前,大模型在内容生产上效果却不甚理想。于明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算法、算力、数据发展程度还不够。

“在算法层面,对底层算法模型的研究仍处于摸索阶段,需要不断完善升级;在算力层面,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使用技术的门槛和成本偏高,影响模型的迭代速度;在数据层面,数据中心的功能尚处于从传统的数据保存服务向计算生成式服务过渡的阶段。”他预测,在2024年上半年,国内大模型将在高质量文化作品生产方面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于明扬认为,目前我国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仍存在较多现实短板。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地区间发展不均,“无论是基础底座还是配套政策,东南沿海发展都要明显快于内陆。”其次,在引导产业协同上,政府部门间的工作呈现独立化、碎片化,综合协作能力有待完善。最后,产业技术积累不足,尤其在高性能计算产品相对国际一流企业有短板,可能会对产业发展造成一些负面作用。

他指出,上述现象既是问题,也是未来发展的动力,发现和扶持潜在企业是数字文化行业应当重点考虑的工作。

近年来,政府大力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数字技术发展的关键推手。其中,“东数西算”工程最为典型。以成渝地区为例,成渝地区最早在的建设中,主要承担数据保存以及大数据缓存业务。最近几年,随着“”工程的布局,成渝算力产业迎来快速发展。

考虑到成渝地区算力产业和东部客观上存在差距,于明扬建议,成渝地区可以基于电力和算力优势,服务东部地区,做时效性要求不高的训练业务。与此同时,依托于本地特色产业逐步部署大模型推理场景。例如,当前成都正在积极推进数字文化与文化创意深度融合,就是其算力产业发展的优势领域。

By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