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创新寒地棚室生产技术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甜瓜的种植和管理

大庆市下辖及周边县乡的很多农民都说杨凤军带领的园艺团队成员是“田间”专家、“泥腿子”教授、农民致富的及时雨。多年来,设施园艺队奔走于农业产业园区、田间地头、蔬菜大棚里,与政府对接研究产业政策,为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农民开展技术帮扶培训。团队成员有一个共同的理念——“下乡助农不是为了‘镀金’,能脚沾‘泥土’、为农民解决问题的专家,才是好专家”。经过10多年的农业生产一线历练和成长,设施园艺团队已成为大庆地区的知名社会服务团队,每年培训农民近千人次,推广农业新技术30多项,指导规划建设农业园区10余个,多次被学校、大庆市和黑龙江省评为优秀团队。

真正实现了助力大庆棚室产业“大油田、大平原、天蓝蓝、弱碱土、药草香、瓜果甜”的梦想,为了支持大庆棚室瓜菜产业发展,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从边陲小镇密山市搬迁到大庆,在2003年大庆市发展棚室产业的起步阶段。

大庆市大同区是黑龙江省棚室瓜菜生产的核心区之一,多年来,团队积极参与区里和各乡镇的农业产业规划,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示范中发挥重要作用,几年来在大同区创建了3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00多项,协助建立了八井子甜瓜、祝三乡无籽西瓜、林源镇特色中草药等地域特色农业产业,带动了500多户农民致富增收,每年农业增收近1亿元。团队还在大同镇建立了东北地区唯一的航天育种基地,神舟系列飞船先后5次航天搭载了番茄、甜瓜、西瓜、黑色马铃薯、板蓝根等5个作物种类47个品种,目前已经育成薄皮甜瓜“航甜清雅”“航甜流星”航天品种2个、其他瓜菜及中草药品种20多个。设施园艺团队为大同区的棚室产业发展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设施园艺科技服务团队建立于2013年,在团队负责人李德泽、杨凤军的带领下,一直致力于寒地设施农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团队成员常年奔走于生产一线,为农民解决生产问题、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团队先后为黑龙江农垦部分农场、伊春市、牡丹江市、绥化市、大庆五区四县等多地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和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每年冬春开展技术培训,累计培训农民1500多场,8万多人次,编写印刷瓜菜栽培及病害防治技术培训手册10000多册,极大地带动了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团队成员15人都是省、市级科技特派员,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积极发挥作用。2019年10月,因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过程中的突出贡献,团队负责人杨凤军被科技部作为优秀科技特派员通报表扬。

2017年以来,团队负责人杨凤军被聘为黑龙江省蔬菜体系牡丹江试验站站长,带领团队常年服务于牡丹江周边,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引导区域蔬菜产业发展。尤其在宁安市国家农业产业园创建过程中,杨凤军带领八一农大专家积极参与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开展技术培训和项目论证。2018年12月28日,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公布首批国家产业认定名单,宁安市国家产业园创建成功,宁安市成为黑龙江省对俄出口、北菜南运的重要基地。2017年至2022年,设施园艺团队对肇州县香瓜产业、瓜菜复种模式、葱蒜白菜复种模式进行技术帮扶,建立了“新福乡香瓜产业、永胜乡西瓜白菜绿色产业

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以李德泽、田丽美、杨凤军为代表的设施园艺专业人才。为大庆棚室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贡献。他们长年服务于生产一线,真正践行了农业科研工作者服从党的领导、服务三农事业的初心和使命,棚室产业成为大庆市农业产业中的一个亮点。大庆市是知名的石油城市。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和生产技术服务,在城市产业转型多元发展中,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创新寒地棚室生产技术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甜瓜的种植和管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滚动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