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二层(人物层)。合并复制副本,并隐藏第一层可显示层,把第二层做为当前可显示图层,最大化显 示,选移动工具,复制图层,移动,(移动 2–3 次,人物是主景,移动范围在 3–5 次,以保持清晰度) 按 CTRL光栅层出现选区,删除。合并图层,(具体步骤同上)。 10.第三层(红门层)。隐藏其它可显示层,只留第三层做为当前图层,并放到最大,变移动工具,复制 图层,移动,(后移八次,按右光标八次即可)出现选后,删除,合并图层(同上)。 11.第四层,(长城天空层)隐藏其它层,把第四层做为当前图层,并放到最大,选择移动工具,复制图 层,移动(按右光标向后移 18 次)出现选区后,删除,合并图层。(同上)然后满画布显示,显示所有图 层,且合并,这样一张立体图就做完了,如图所示:
一定要选择移动工具。如图所示:2.在删除时,25-30:第一层:前景 8-10 第二层:中景 2 次 第三层:后景 6-8 次 第四层:后景 17-20 次。4.做光栅线条。用矩形选框工具,
一定要变成抓手工具(也可除移动工具外其它的)。在选区上点一下,图像/图像大小 (图象大小自定义,用铅笔工具,按 CtrlAlt 点右光标七下,30-40:第一层:前景 10-12 第二层:中景 3 次 第三层:后景 8-10 次 第四层:后景 19-22 次。注意:1. 复制移动图层时,松开 CtrlAlt.,用自由变换(CtrlT)向左(或右)超出一部分(避免图像向右或左移时,即填充一象素 的颜色。出现空 白部分) 4.移动次数概况: 以下是不同尺寸(人物图像,再点一下,如 图所示:2.调整图像大小。分辨率必须为 100.226 象素/厘米),在空白图层上点击,3.做*边缘的图层时,选中前面的八个象素。用单列选框工具,四层)的大概次数(单位:cm): 20-25:第一层:前景(前移)6-8 第二层:中景(如是人物前移)2 次 第三层:后景(后移)4-6 次 第 四层:后景(后移)15-18 次。出现选区,
8.隐藏复制副本,把原始图层做为当前图层,按 Ctrl 键用鼠标点光栅层,出现选区,选择抓手工具,然后点击 Delete, 再移左光标键一下。重复完成 7 个副本,如图所示:
6.填充。编辑/填充 (使用/ 图案,自定图案中的最后一个 )。点确定。如图所示。然后隐藏该层。如图:
2. 装饰画: 中景可移动次数大点(5-12 不同尺寸中可选),图层如果是四层以上的,可在前、中、后景 上移动次分散一下数字。
7.点击最前层, 最大化显示。然后选择移动工具,复制图层,移动,共复制七个副本。复制一下移动一次(具 体次数后面有详解),前景向前移即用左光标,后景向后移用右光标,如图为 20-25 的图前景球可前移十 次,(也就是向前移了十个像素,按着 Shift左光标一下相当于,单点左光标十下.如图:
1. 移动次数不是固定不可变的,可以根据画面内容和画幅大小来定,小物体,琐碎的物体(如树叶)可选上 面小数字,大物体,可选上面大的数字,如想立体感比较强的可移动次数少加 2-3 次。
3.如做图比较大,如 100cm-200cm 前景可移动 16-20 次,不可超过 20 次(避免画面不清晰,眼晕)。后景 如是风景,可移动 45 次,如是艺术式的(即没有具体的形状)可移动 50-60